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煎藥,怎么攪拌更有效 作者: 文章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點擊數: 9241 更新時間:2016/8/24 22:21:06
煎藥過程中,為了使藥材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煎煮出來,常需要攪拌。 一般來說,攪拌應在兩個時間段進行:一是在煎煮前能夠浸泡藥材(一般煎煮前浸泡半個小時),“攪拌”則是在浸泡15分鐘時翻動藥材,以便藥材浸泡完全,有效成分煎出率高;二是在煎煮時為防止藥液溢出而少次“攪拌”。 攪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應避免采用鐵、鋁、塑料器具等攪拌,以免發生化學反應或產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等現象,影響療效或產生副作用;2.翻動時應到達鍋底,僅在藥物的淺層攪拌是達不到效果的,攪拌后應立即蓋上蓋子。 但在煎藥過程中是否要攪拌,則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有些藥材煎煮時是不宜攪拌的,如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濕等一些方藥,它們主要是一些含有揮發油的芳香性藥材如薄荷、藿香、紫蘇葉等,一般不宜久煎,宜武火急煎,如果頻繁“揭蓋攪拌”,其有效成分揮發油會隨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藥效將大打折扣。又如人參、鹿茸、西洋參等補益類藥物,需要用文火久熬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出,也應該蓋上蓋子,以防止藥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隨水蒸氣丟失。但對于質輕體積大且用量大的藥材,類似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淫羊藿等及一些不易溶解的藥材,在煎煮時可適當攪拌,防止藥液溢出,藥材均勻受熱,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 除了攪拌會影響中藥煎煮質量外,煎藥的器具、火候及時間也非常關鍵。 一般情況下,煎藥應選用化學性質穩定、傳熱均勻、不易破損的器皿,家庭煎藥一般選砂鍋、瓦罐。 煎藥火候依據藥物性質而定,一般是未沸之前用武火,沸后改為文火,保持微沸狀態,使水分緩慢蒸發,有利于成分溶出,避免藥液溢出。煎藥時間多根據治療作用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多為頭煎為沸后20~25分鐘,二煎為沸后15~20分鐘,但解表藥為沸后10~15分鐘、滋補調理藥為沸后30~35分鐘。某些時候,還應考慮藥物的質地調整煎煮的時間,因此煎藥前一定要咨詢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