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蜈蚣和龍(神話)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雞、蜈蚣和龍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那時,龍只能在地上爬行,而公雞則有一對非常漂亮而神奇的角。有了這一對角,公雞可以帶著母雞和小雞們飛起來,遨游天空;也可潛入水中,嬉戲深海。公龍對公雞的這對角羨慕不已,多次懇求公雞借他們用一次,享受一下遨游天空,嬉戲深海的樂趣,公雞總是婉言謝絕。一天,好朋友們又聚在一起,共敘友情之后,公龍又提出了借角一用的請求。蜈蚣在一旁幫忙說情,并拍著胸脯愿意作保。公雞再也無法推托,答應(yīng)借角一次。公龍欣喜萬分,隨即帶著母龍和小龍們,借助公雞的角飛向高空。有這對角真是太美了。既可以飛翔在天,俯瞰大地,藐視萬物,且可以攪動烏云,把雨水撒向人間;還可以潛入大海,戲弄水族。高興之余又想到,角是公雞的,還了角就沒有了這一切,公龍實在不想把這神角還給公雞了。在母龍和小龍們的慫恿下,公龍一咬牙,決定一不做二不休,背信棄義,將神角據(jù)為己有。從此龍族不再返回大地,除了在天上尋歡作樂,就躲進大海深處,筑宮稱王。公雞左等右等,不見龍來還角,就去找蜈蚣,對龍借角不還,蜈蚣也無可奈何!他們既上不了天,也入不了海。
“角角家家!” “角角家家!” (績溪方言讀音為“gōu góu gǒu gòu”,“家家”就是回家的意思),公雞捶胸頓足之余,又哽著脖子呼喚自己的神角回家。從此以后,公雞每晚到了四更天就再也無法安睡,不停地,一遍一遍地呼喚“角角家家”。天亮出寨(即窩)后在覓食之余,到處找蜈蚣這個保人要角。
“角角端來!” “角角端來!”(績溪方言讀音為“gōu góu dāo lāi”,“端來”就是“拿來”)母雞一想起公雞沒有了神角就不能帶她和兒女們遨游天空,嬉戲大海,遂向龍族討要神角。尤其在產(chǎn)蛋之后,一想起自己的子子孫孫們都失去了擁有神角的榮耀和沒有神角的悲哀,叫聲更為力竭。每當(dāng)母雞帶著小雞們覓食和鍛煉的時侯,嘴里總是念叨著“角!角!角!”(績溪方言讀音為“gōu!gōu!gōu! ”)還不時地叫一聲“角角端來!”,仿佛在向下一代訴說雞家族曾經(jīng)擁有可以飛天入海的神角,后來被龍族騙走了,叮囑他們不要忘記向騙子討回神角。“角、角、角……(jiāo、jiāo、jiāo……)”,小雞們好像都不會說或者是不太愿意說績溪方言,只有用普通話回應(yīng)母雞,似乎說:“知道了,我們將來一定會討回神角的。”
蜈蚣也覺得很窩囊,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還要承擔(dān)這絕世僅有之借角不還的連帶責(zé)任,真后悔不該當(dāng)這個擔(dān)保人。公雞、母雞一見蜈蚣就追上去討要神角。蜈蚣怕見雞族,白天躲在洞里,只在晚上出來覓食。時間一長,蜈蚣干脆不再理睬雞族。雞族被蜈蚣這種態(tài)度激怒了,所以時至今日,只要雞看見蜈蚣就追上去往死里啄,啄死以后還要將其吃掉,以泄心頭之憤。據(jù)說被蜈蚣咬傷的人疼痛難忍,但一聞到雞鳴,疼痛頓消。被蜈蚣咬傷后,民間的驗方是將雞,最好是大公雞的腳綁住,倒掛起來,雞的頭垂著,一段時間后雞的嘴中就會流下口涎,只要在被蜈蚣咬傷的地方涂上這種雞的口涎,傷口漸愈。蜈蚣也對雞的不依不饒心生怨恨,沒有雞奈何,只能拿雞死后的尸體出氣。蜈蚣只要聞到雞尸體的氣味,哪怕是一丁點雞骨頭,都會蜂擁而上,將其吃得干干凈凈為止。現(xiàn)在蜈蚣養(yǎng)殖場都把雞骨頭和雞下水作為上等的飼料喂之。據(jù)說,養(yǎng)土蜈蚣的養(yǎng)殖場不需要買種,只要做好養(yǎng)殖池(蜈蚣能爬掉下池,而爬不出來的池子),再往池中傾倒一些宰雞后的雞下水和吃剩的雞骨頭,池里自然而然就有蜈蚣聚集繁衍。日后,將成年的大蜈蚣篩選出加工成中藥原料。居民家中晚上吃剩的雞肉等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就是白天也應(yīng)該注意,以免被蜈蚣侵食過后引起?食物中毒。
公龍騙取了公雞的神角,開始還自知理虧,潛入深海,蟄伏隱居。時間一長,他那高傲自大、放蕩不羈的本性又復(fù)萌了,龍的家族不但翻江倒海,制造海難,還把大海里的水吸到天上,向人間傾灑,造成水患,禍害大地上的生靈。但有一點,他們不敢面對昔日的好朋友并為他們借角作保的蜈蚣。所以,有蜈蚣在的地方,龍族不敢造次。人們就利用蜈蚣來保護石橋和水利設(shè)施。石橋橋墩和水利設(shè)施在奠基時把蜈蚣埋在基石中,以驅(qū)趕龍族。因真的蜈蚣死后會爛掉,人們就用生鐵澆鑄鐵制蜈蚣以代之。據(jù)說,埋了鐵蜈蚣的石橋、河壩等水利設(shè)施都能千百年安然無恙。自從有了水泥鋼筋代替石頭石灰以后,這一做法就淡出了歷史。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各路神仙們一定也聽到了公雞“角角家家”的聲嘶力竭呼喚聲和母雞“角角端來”的凄楚討要聲。相信等他們忙完手中的大事,一定會將龍族騙角一案奏報玉皇大帝,玉帝也會匡扶正義,或派哪吒或派孫悟空再入龍宮,為雞族索回神角,懲罰公龍,教育龍族。從此,江河湖海風(fēng)平浪靜,再無海難;大地上也再無洪澇災(zāi)害。雞、蜈蚣和龍三個家族也可能盡釋前嫌,再續(xù)友好。幸哉!幸哉!
編者按:《績溪方言俗語》作者邵名農(nóng)。作者從2012年初開始記錄整理方言俗語,憑自己的記憶和從社會生活中收集以及在一些鄉(xiāng)土?xí)蝎@取一部分,共收集整理出:諺語1584條,分成十一類;俚語1597條,分成四類;方言謎語61條;以上合計共3242條。本書還輯入了作者編寫的十篇方言俗語故事。作者花費大量心血著作此書,旨在將績溪的方言俗語用文字的形式留存于世,也渴望更多的熱心人參與到挖掘、搶救績溪方言俗語這一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行動中來。現(xiàn)將《績溪方言俗語》分章節(jié)在“績溪視窗”網(wǎng)站獨家發(fā)布,目的是但求行家不吝指正,修正表述的條目和釋義一些錯誤。請將寶貴意見留言發(fā)給績溪視窗。郵箱:zgwjxsc@163.com QQ:1106892231;手機版直接在下方在線留言、或短信發(fā)送。績溪視窗將您的寶貴意見反饋給本書作者。
特別提醒: 版權(quán)歸原創(chuàng)作者所有,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