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閑話徽州人家 作者: 唐延軍 文章來源:績溪視窗 點擊數: 10794 更新時間:2017/6/27 11:11:27
閑話徽州人家
一進入徽州鄉村,青山綠水,茂林修竹,溪水潺潺,炊煙繚繞,雞鳴狗吠,恍如仙境。山村的房子一幢挨著一幢,依山坡向高處伸展。白墻黑瓦,馬頭墻、翹屋檐,全都是二層小高樓,有的有院落,有的因為宅基地緊張,沒有圍墻,緊挨道路或人家,房子與房子的間隔最少的只有一塊磚大小。村落背靠巍巍群山,門前河水長流。“依山造屋,傍水結村。”有的山村環村、環石板道修了水圳,清亮的山泉水流經每戶人家,吃水用水非常方便,也是村中一景。
進入徽州人家院落,干凈整潔,有條有理。不大的院子栽有兩棵樹,一棵桂花樹,一棵柿子樹,寓意貴人到、碩果滿枝頭。圍墻兩側的檐下,有的人家種上花草或者瓜果,有的人家在此堆滿劈柴,劈的大小一致,碼放的整整齊齊。廚房又稱灶下,一般位于正屋的后面或側房,豬欄、茅廁緊挨灶下,分理的井井有條。不像相鄰的寧國市胡樂、甲路鄉下有的人家,房子不講究,不大的一層平房里,床、鍋灶、豬、雞全擠在一個屋子里。
進入正屋,一方天井通明透亮。徽州民諺:上有天井,通天接氣;下有明堂,四水歸一。又稱“肥水不外流。”天井的兩側有兩門,通往側房或灶下。堂前兩側是廂房,木板構成,是主人的房間。堂前正面的巨大板壁稱中堂,一般掛牌匾、祖訓或遺像、字畫,下面的條桌上,擺放有瓷花瓶、自鳴鐘、木雕底座的鏡子,順序是“東瓶西鏡”,鐘聲“當當”與瓶鏡構成“終身平靜”,寓意生活幸福安寧。緊挨條桌的是八仙桌,兩邊是兩把太師椅。兩側廂房邊上,講究的人家擺有茶幾和太師椅。徽州民諺:賣田賣地,不賣板幾〔條桌〕。可見家具在家中的份量。中堂板壁的后面,是木頭樓梯,樓上有房間、谷倉及堆放家中其它財物的雜物間。這樣的房子構造統稱一進,大戶人家人多還有二進、三進的。每進也可建多個房間,如六部通轉樓,意即樓上樓下各六間房,還有八部通轉樓的,同理。大戶人家錢多,建造豪宅當然石雕、磚雕、木雕就多;普通人家家貧“三雕”稀少或星星點點。過去人家的房子,窗戶很小,因為防盜,只有一本雜志或者兩本雜志大小,木板關啟,因此有說:人居——黑房暗角。
改革開放之前,徽州人家造屋,先用木頭把房子的框架立起來,再把屋面鋪上瓦,最后用磚砌墻。現在徽州人家的房子,全是鋼筋水泥,地面鋪上大理石或地面磚。窗戶大開窗,采用鋁合金或塑鋼材料。已沒有天井〔多數老屋用白色塑料太陽板遮排雨水〕。堂前家具依然。有的人家跟上潮流,加擺木頭沙發,便于舒適地看電視。大戶人家房子不夠,向空中發展,蓋個三層小樓;或橫向發展,另外造個院落。大多數人家,屋外還是繼承徽派建筑風格,白墻、黑瓦、馬頭墻,屋內構造已現代化了。
徽州人家自古以來重視教育,尊敬讀書人。徽州民諺:三代不讀書,好比一窩豬。家貧舉債也要進私塾,做到能識字、記帳、打算盤,“十三、四歲,往外一丟”,跟隨大人出外做徽商學徒。女孩子也進學堂。家境好的走科舉道路,讀書做官,光宗耀祖。做不了官則經營商業,因此造就了強大的徽商人才隊伍。 徽州人家最辛酸、最辛苦的要數婦女。男人大都出外做官、經商,只有她們苦居深宅大院,相夫教子,伺奉公婆,獨守空房。徽州民諺:徽州女人“一世夫妻三年半。”一首民謠唱道:徽州徽州好徽州,做個女人空房守,舉頭望月憐星斗,夜思夫君淚沾袖。據史書記載,有的徽州女人每天在漫漫長夜里,吹滅油燈,黑暗中把一掛銅錢扔在地上,然后跪伏在地上,摸黑把銅錢一個個找到,撿起來,如此熬過深邃的夜晚。據資料記載:徽州女人守節時間最長的是清代歙縣江村江珊之妻洪氏,十八歲出嫁,懷孕兩月喪夫,一直苦熬到九十八歲才過世,守寡八十載。徽州女人信守“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古訓,感天動地,如今徽州鄉村里依然聳立著無數的貞節牌坊,就是她們無言的紀念碑。不僅如此,徽州女人“尤號節儉,居鄉數月,不沾魚肉”,晚上勞作,“同巷夜從相紡織,一月得四十五日。”今天的徽州女人雖然地位提高了,婚姻自由,也不會“從一而終”,但她們的勞作依然是辛苦的,出門忙田忙地,進家忙著下廚房,一家人吃好了,還要忙著刷鍋洗碗喂豬,忙完孩子還要忙丈夫,最后才有功夫為自己忙一忙,睡到了床上腰酸背痛,一天的生活才劃了句號。
徽州人素以“吃苦耐勞、勤儉持家”聞名于世,一年四季忙得不閑。春天栽樹、采茶、養蠶、種秧田,夏天割麥、收油菜,還要采茶、養蠶、種水稻,秋天割稻子、養蠶、伐竹子、種油菜,冬天伐木、砍柴、幫工起屋,幾乎沒有人坐在房前曬太陽。一首民謠這樣唱道:春節過,務茶柴,早谷下種在清明。谷雨正是采茶時,立夏前后收菜子。小暑芝麻大暑粟,晚稻栽種不過秧。七挖金八挖銀,茶園除草要抓緊。寒露油菜霜降麥,十一臘月挑柴賣。所以徽州人家家家蓋得起瓦房,也就不足為奇了。
徽州人不僅苦干,還善于節儉,俗話說的“做人家”。冬天腌白菜、做香菜桿、曬梅干菜,春天烤筍干、蕨子禾,夏天烤虹豆角,臘月殺年豬,兩條腿及臘肉腌制起來,加上油豆腐,一年到頭不需要買肉的了。過年過節逢重大農事活動,或貴客來臨,歺桌上才見葷。這真是“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財富就像螞蟻搬泰山似的,日積月累,聚沙成塔。 小時候聽說一個故事:一個旌德人扛著鋤頭下田放水,水放好了,馱了鋤頭往菜館門口一放,點菜喝酒去了。喝好吃好,才高高興興回家。進城,必然進館子店喝一頓,不喝酒不叫“上街”。沒有錢,抓只老母雞賣了。應了一句話,“吃光用光,身體健康。” 徽州人則不然,不辦事不會進館子店吃酒。一個人進城,隨便吃點面條、餛飩就行了。
徽州人因為重視教育,文化素質普遍較高,很少有人打架鬧事。一位公安局長告訴我,此地兇殺案少,打官司的多,不像寧國以北的地方,剛破了一件兇殺案,又有一件兇殺案發生了,忙不過來。
徽州,桃花源里人家,民風淳樸,人們生活得快樂而充實。這兒鳥聲宛囀,蟲兒輕吟,風鳴樹響,山林青翠欲滴,秀美的山川張開雙臂歡迎遠方的客人,走進古民居,走近深巷高墻,走近徽州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