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 張 山
臨溪東部有座隱張山。山上有個石洞,名張良洞。
楚漢相爭,漢兵被楚兵殺得大敗,東逃西散。張良收集敗殘人馬,向南退走,聞知歙地山川秀峭,險阻天成,遂向歙地進發(fā)。行到登源河口,遭到楚兵奔襲,部下潰散,只有兩名隨從。正在危急之際,遇到一位皓首老者。張良忙向前稽首求救。老者用手杖指著對面山,說:“此山重巖疊嶂,人跡罕至,山上有一石洞,先生可以屈居洞中避難。可是遍地積雪,人一行走便留下腳印。你等可倒穿草鞋登山,以示只有下山之人,并無進山之客。”張良謝過老者,入山而去。走到一懸?guī)r前,見石壁間有一洞,攀緣洞右?guī)r隙勉力登上。進入石洞,暖和如春,且有石床、石墩,可供憩息,洞的深處有小泉,泉水甘溫。三人隱蔽洞中,渴飲泉水,饑餓時,吃帶來的山棗。
次年春天,張良出山回營,臨行,命隨從將棗核撒在山上。后來山上棗樹成林,每到秋季,紅棗掛滿枝頭。有首民謠云:華陽隆干田,輦顯北塢田,抵不上隱張山一個棗樹園。(1998 年《績溪縣志》錄入,黃山書社 1998 年 9 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