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欧洲杯赛程_今天男排比赛结果_足球比分即时_篮球积分相同怎么算排名 - 灰熊对森林狼

績溪視窗 網站二維碼
績溪電信
二十屆三中全會
錢學森 績溪視窗 新春走基層
榜樣3 國家安全教育日 360行
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古徽州演戲風俗

作者: 文章來源:績溪視窗 編輯:江來國 點擊數: 10519 更新時間:2016/5/3 13:57:43

演戲風俗:徽州一帶,每逢節日或廟會,無論城鄉普遍都有戲劇演出活動。其場面之大,人數之多,都是遠近聞名的。 據史料記載,明朝萬歷十三年(1585年),歙縣著名戲曲家汪道昆,因在福建任副使時,與民族英雄戚繼光一道,招募"義烏兵",大破倭寇,當了兵部左侍郎。為了在家鄉接待故友戚繼光,他調集家班,以歌舞戲曲侑觴。 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歙縣徽城(即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曾舉行一次"迎春賽會",有戲臺36座,供來自蘇、浙、豫和本縣的戲班獻藝,并有48個馬戲團同時演出,是一次盛大的演出競賽活動。 每場演出一般程序為鬧頭場、戲頭、“跳加官”、正戲、雜戲。 鬧頭戲主要是打鑼鼓,俗話說"鑼鼓響腳板癢",聽見鑼鼓聲,大家就四面八方云集到戲臺下來。戲頭是一場簡短的、沒有什么故事情節與人物形象的歌舞。“跳加官”是一對戴著大頭面具的演員,演一些風趣的,隨意的動作。正戲是主體、每場通常上演折子戲或連本戲,文戲、武戲相間演出。也演出一、兩出短小風趣的雜耍節目。 

衣冠禮教:早在秦漢以前,官府就明令庶人平民不許戴冠,而稱民眾為"黔首",或露黑發曬黑皮膚,或裹黑布巾為飾。延傳下來,各級官吏士人各按定制穿戴特制的冠帽服飾,俗稱頭上有"帽子",戴了"烏紗",以及"南朝衣冠""衣冠士族"等,均指官吏階層。至明清時期,老百姓仍然只穿青、黑色的衣帽,基本還保存了秦朝"黔首"的規范。據全祖望《梅花嶺記》所述,曾在安慶及沿江一帶領兵抗清的明將史可法在揚州慘敗后,竟"青衣烏帽"化裝成平民而投水自盡。   

民間傳聞清朝的等級官服暗含有"衣冠禽獸"的寓意,其事因源出于洪承疇的老母不認民族叛徒兒子的故事。說是洪降清后,因鎮壓農民軍與明朝殘余"有功",官封禮部尚書,負責制作服式禮儀。其間,洪曾"衣錦還鄉"探望,卻遭到老母與妻子的閉門痛罵,并立下"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以及依照"衣冠禽獸"四字制作服式的訓誡。事后,洪遵母命,設計出帽子紅纓像鬃毛,頂上朝珠如韁繩,衣袖像馬蹄,發辮如尾巴的朝服穿戴,而且衣服的前胸后背繡上"補子",多以飛禽走獸作圖案,活脫脫一副"衣冠禽獸"的形象。實際上,清朝女性除穿著旗袍為滿族服式外,其余都與明朝以前無異,男子則須剃發蓄辮,依從清制;人死后穿壽衣均為圓領和尚裝,也如同明朝服裝。民國后,男子多穿中山裝,剃短發。共和國成立后,流行中山裝、軍便服、西服及休閑裝、運動服等,不再講究統一格調。


 

版權所有 清涼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電話: 18956362188 13865632153 舉報不良信息電話:17756398069
郵箱:zgwjxsc@163.com 地址:績溪縣城適之街老鳳祥銀樓二樓 皖ICP備15023562號 皖公網安備 3418240200013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