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邵之惠與徽菜故事 作者: 鄭芋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點擊數: 10856 更新時間:2019/2/3 14:48:07
餐桌上的時尚味
——邵之惠與徽菜故事
□□本報實習記者 鄭芋 安徽省績溪縣的旅游,美食是其中最具誘惑力的一張“王牌”,績溪因此而享有“中國徽菜之鄉”的美譽。2018第七屆徽菜美食文化旅游節11月初在這個美麗的小城舉辦,為績溪民眾及廣大游客帶來一場國際化的饕餮盛宴。 績溪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縣之一。初到績溪一定會陶醉于它的美景,這里是千年古城,山清水秀、風光旖旎,徜徉于山村水廊之間,宛如走進了一幅自然流動的山水畫卷。這樣一個美景如畫的古城,孕育出了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徽菜。
徽菜之鄉的傳承人
提起“中國徽菜之鄉”,績溪人都會稱贊一位大功臣——邵之惠。邵之惠是績溪縣伏嶺下村人,自小生活在徽廚世家,現在是安徽省級非遺“賽瓊碗”代表性傳承人。 “2005年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績溪‘中國徽菜之鄉’的稱號,那一刻我激動萬分、熱淚盈眶。”邵之惠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現在從手機上給記者轉發了一張績溪縣“賽瓊碗”的現場照片,是他與領導一起觀摩一品鍋等徽菜的照片。“這張照片讓我想起35年前,當我提出開辦徽菜培訓班和徽菜館時,當時的縣長反問我,現在經濟建設這么忙,哪有時間研究徽菜?而今,回憶往事讓人唏噓不已。”邵之惠感慨。 1982年在縣文化館工作的邵之惠受從事徽廚祖輩和父輩的影響,對徽廚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偶然和父親閑聊,勾起了他對于搜集徽菜歷史資料的想法。“父親退休前在上海開徽菜館,了解上海100多家徽菜館的情況,這是寶貴的資源。”經過兩年多的累積,1984年,邵之惠整理出一份《關于績溪縣旅外徽館業歷史和現狀的一點調查》,他將這份調查上交縣委,當時的縣長就提出了上述疑問。 邵之惠的調查報告主要闡述了當時徽菜的狀況,同時確定了徽菜在安徽菜中的首要地位,提出徽菜人才后繼乏人,建議開辦徽菜培訓班、在上海辦徽菜館等。這份報告后來遇上了知音——當時的徽州地委書記程壽帝提出“績溪徽廚文明全國”,并對建立徽菜培訓班、在上海辦徽菜館非常支持。 有了領導的支持,邵之惠整理徽菜歷史、撰寫徽菜書籍的動力更足。1983年,邵之惠被調到績溪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工作之余,他走訪調查了全國40多個市縣230多名廚師。采用田野調查的形式采集了大量一手資料,撰寫出版三徽文集80余萬字,包括《徽文化全書·徽菜卷》等著作,搶救收集徽廚徽菜徽館史料逾百萬字,用親身經歷見證了徽菜幾十年來的變遷。這些珍貴資料為2005年績溪成為“中國徽菜之鄉”奠定了基礎。
徽菜歷史的整理者
通過邵之惠的整理,徽菜的歷史脈絡變得十分清晰。記者了解到,徽菜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最初的徽菜,其雛形源自民間的日常土菜、面點和節日家宴,后在長期的飲食流傳中融合各種其他菜系的有益成分,進而從材料的選用、烹飪的技藝、形式的表現和意象的表達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點,最終形成具有績溪地域特征的徽菜菜系。 “地理環境決定了飲食習慣。績溪境內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中低山及丘陵占全境總面積的70%以上。境內重巒疊嶂、溪流縱橫,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就多達40余座。績溪縣百姓世代棲息于崇山峻嶺,生產、生活都比平原地帶住民耗費更多體力和汗水。為此,日常飲食中需補充大量的鹽分,故縣民有熬制醬油,曬制豆瓣醬、生面醬和腌制蔬菜的習慣,所腌蔬菜、肉食有數十種,山民的口味一般都偏重。”邵之惠說。 績溪氣候濕潤,土脈厚良,適宜茶葉的生長,產茶歷史悠久。山民們無論男女老幼,均有飲茶的習慣,既為解渴,也為提神。因茶葉有較強的“解油膩”作用,久而成習,績溪人飲食口味在“耐油”方面比平原地帶的住民更強。“以上兩點,跟徽菜口味偏咸、偏油膩有直接關聯。”邵之惠說。
(1984年邵之慧先生的調查報告及地委書記批示共四頁,現只發了頭尾各一頁。特說明。)
徽菜故事的講述者 在邵之惠的記憶里,績溪的每一道菜都有著一段豐富的故事,徽菜起源要從舊時每年正月十八在績溪舉行一場“賽瓊碗”活動說起。 提到“賽瓊碗”不得不提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江南六州的最高統治者、徽州最高級別的地域神汪華,他幼年時父母雙亡,后苦練刀槍弓箭,武藝超群。長大后應郡府招募加入義軍。隋末天下大亂,生靈涂炭,汪華策劃了一場兵變,相繼攻占歙、宣、杭、睦、婺、饒六州,擁兵十萬,號稱“吳王”。其時正是國家動蕩、民不聊生之時。而汪華所治之地,十年不見兵戈,百姓得以安生。 為了表示對保境安民、功勛卓著的汪公的感恩之情,自唐代開始,每年正月十八汪華忌日至二月十五日的汪華誕辰日,績溪鄉村皆要舉行花朝會。盛會有掛燈送燈、殺豬宰羊、設案置供、撐旗迎神、敲鑼放炮、燃香祭祀等程序。置供,即烹制瓊碗,擺設供獻。“‘瓊碗’本為供品,因其冠冕艷美、富麗多彩、如瓊似玉,故名‘瓊碗’。觀眾一邊欣賞琳瑯滿目的瓊碗,一邊品評其技藝的高下,贊譽之聲不絕于耳,因此叫‘賽瓊碗’。”邵之惠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