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吳天楚地魚水情 作者: 吳靜 文章來源:玩轉徽州 編輯:江來國 點擊數: 9712 更新時間:2016/5/11 15:49:25
聽說板橋,是因了它的泉水魚。自從知道了大山深處的那道珍饈美味,那味就一直誘惑著我的舌尖味蕾,終于忍不住,邀了一群口齒生津的朋友,直奔那泉水魚去了。 朋友是板橋通,一路上,不斷地向我們介紹著那兒的鄉土民情逸聞掌故。從他口中得知,板橋鄉在休寧縣的西南方向,是一個以林茶為主的深山鄉鎮。因地處深山,生態環境特別好,水資源也特別豐富,板橋的鄉民從古時就有用山泉水養殖冷水魚的傳統。他們依著山溪建起魚池,將活動著的溪水引到池中,那山間溪水溫度低,因此魚兒的生產周期就長,而且喂養的都是些野生天然的植物,所以養出來的魚兒色澤烏黑還略略顯出乳白色的光暈,中看是小,那味道鮮美可是沒法說的,魚肉還富含礦物質,特別是硒元素含量高,且魚體所含膠質也特別的豐富,這些特性都特別符合現代人美顏養生的取向,所以深受人們的青睞。
車過溪口,便依著一條清溪委蛇著向大山的深處駛去。溪水清澈,層巒疊翠,途經的都是美景,滿眼都是畫卷。突然,沿河一個大灣,河對面是一大片農田,遠處田間點綴著幾戶粉墻黛瓦人家。朋友說,這是呈村,每年油菜花開放的季節,來這里攝影的人可多了,是黃山市百佳攝影點之一,山上建有觀景臺,繞村流淌的河流為沂源河,發源于浙嶺。 浙嶺?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和楚國的分疆之處?長江水系和新安江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新安江四大源頭之一?吳楚古道,“吳楚分源”碑所在地?一連串的問號蹦了出來,朋友笑著說,是的是的,只是我們今天行程的目的是吃魚,可沒時間去走古道。聽了,不無遺憾地笑了笑。 伴著一個又一個河灣我們一路前行,終于抵達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板橋村。朋友早就安排妥當,將車直接停在了一家“漁家樂”的門口。下車,老板便拎著一條草魚給我們過目,那魚通體烏黑,與我們平常買的草魚有著明顯的差異。老板接著詢問魚的吃法,朋友毫不猶豫地說:“一魚三吃,魚頭燉湯,魚身粉蒸,再弄點魚丸羹!薄胺壅趑~?”看著我疑惑的眼神,朋友笑道:“今天讓你嘗嘗鮮! 原來,板橋歷史上屬江西的婺源縣管轄,解放后劃歸到休寧縣,所以很多風俗都是沿襲著婺源的習俗,他們說的是婺源話,吃的是以粉蒸為主的婺源菜。
趁老板燒制的空隙,我們提議去看看飼養的冷水魚。小溪旁,房屋邊,到處是魚池,一口又一口的,“快看快看!”“魚!”“好多魚!”驚呼一片,那魚兒也被我們驚得烏溜溜地擠挨在一塊,游來游去的,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了。 看過這鮮活的泉水魚,我們就去嘗這魚兒的味道啦。坐定,老板便端上一缽魚頭湯來,乳白色的湯汁上撒著青青的蔥花,一嘗,鮮美可口,沒有一點泥腥味。接著,粉蒸魚上來了,魚還未上桌,那撲鼻的清香就先了我們的視覺飄然而至,挾起一塊,緩緩地送入口中,當舌尖與那魚肉輕輕地一磕碰間,那鮮嫩爽口的魚肉拌著米粉的醇香就順著舌尖滑向了咽喉……這還在回味著,那魚丸羹又上桌啦,這魚丸,可不是我們在集市上購買的大丸子,而是一粒粒如西米粒似的靜臥在乳白色的湯汁里,粒粒珠璣,非?蓯,舀起一勺,輕輕一抿,那爽滑的丸子直溜溜地就溜進了味覺印象中那無比美妙的港灣……
芳菲三月,我們再一次來到板橋。這次,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古道。 站在履安橋前,迎面吹來的是柔柔的春風。履安橋,建于清光緒年間,如今,是吳楚古道的起始地!奥陌病,想這橋建成之初為它取名之人,是希望所有遠行的游子踏上這座橋時都能安安穩穩地出行,平平安安地歸來吧! 循著歲月的氣息,我們緩步走上了履安橋,沿著青石鋪就的步道,過天一生水閣,來到了登云橋。登云橋的對面,就是巍峨的浙嶺,從登云橋到浙嶺頭,曲曲折折要經過十八個彎道,故這段古道被命名為十八折。放眼望去,五六尺長,一尺來寬的條石鋪成的石階宛如一道天梯,向那云端深處悠悠地蔓延開去。 風,從綠瑩瑩的樹葉間將大自然的清新送過來。漫步在古道上,徜徉在春風里,那歷經歲月沉淀的古道靜謐得連腳步聲都能聽到隱隱的回聲。古道兩旁,綠油油的茶棵樹靜靜地相互依偎著,陽光撒在葉面上,泛著晶瑩瑩的亮光。望著那一排排長勢喜人的茶棵樹,不禁想起了在這嶺頭為旅人免費提供茶水的方婆。千余年前,那方婆為路人熬制的一飲一滴水的茶葉可否就是采摘于此?方婆早已遠去,而這茶棵樹依然青青,如方婆的美德恩至久遠不可磨。
“盤踞徽饒三百里,平分吳楚兩源頭。”汗水伴著愉悅,我們終于攀到了“吳楚分源”的界碑處。站在昔日吳楚的纏綿之地,忽地就想起一對楹聯來:“大江東去,天門中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吳天楚地,徽州人情,八方風貌此地匯。”想不起這楹聯在哪見過,就覺得,用在這再恰當不過了。 極目遠眺,天空一碧千里。置身萬山疊翠的山巒,是那么的自在,那么的悠然,又是那么的恬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