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龍川丁氏與“釘”的故事 作者: 唐延軍 文章來源: 點擊數: 13241 更新時間:2016/5/17 16:50:51
龍川胡氏宗祠內,右側有一特祭祠,據說也稱丁家祠堂,門檻及地面高于胡氏宗祠,而屋瓦面略低一點,“明升暗降。”導游告訴人們,深刻含意是胡家非常重視丁家,專門在宗祠內辟出一間給丁家,給的地位相當高,但再高也不能超過胡家。 為什么胡氏宗祠里有丁氏祠堂呢?這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話說南宋期間,胡氏二十一世祖胡念五,在家族發展史上,是一位承前啟后的顯者,富甲一方,曾捐資“筑臨安皇城”,欲在家鄉修建胡氏宗祠。祠址已選好,村頭登源河畔,座北朝南。但念五公久久沒有開工,心頭頗忐忑不安,因建祠是頭等大事,關系家族后人興旺發達,必須慎之又慎。這時,江西籍進士、風水大師賴文正,受念五公之邀來到登源水口。 賴文正跋山涉水,看了龍川地理,對念五公說:“龍川村風水很好,村東龍峰〔龍須山〕聳立,村西鳳山對峙,北有登源河蜿蜒而來,南有天馬山飛奔而至,龍川村依山傍水,整個村貌成船形,頗具龍舟出海之勢,乃是風水寶地。”宗祠座北朝南,南方屬火,火克金,而徽州人經商正是為了求金,金遭火化自然不吉。大師想了個妙法,在祠堂前開挖人工河,把依山走的龍川河引入,經過祠堂門口東流匯入登源河。第二個法子,在龍川河的南岸用鵝卵石鋪“魚鱗坦”〔魚多子又可化龍,寓冀宗族子孫發達,出類拔萃〕,再在坦上建八字形照壁,因東南方的山座向兇,為趨吉避兇,砌照壁墻遮擋。這樣一來,祠堂門口變得更加開闊,更加雄偉壯觀。 既然龍川村是風水寶地,可為什么出不了貴人呢?大師指出:“根源是一個村人都姓胡。因為方言‘胡’與‘浮’諧言,所以龍船就不穩,胡家難以大有作為。”念五公說:“有沒有什么破解辦法?”大師說:“有,這就是我的第三個妙法。你去深山里請一對丁姓夫婦來此定居,給他造房給他田地,中等人家,安居樂業,這樣船就釘住了。”念五公擔心說:“可是丁姓人家日后人丁興旺,沒有釘住風水寶地,反而分去胡家靈氣,怎么辦?”大師說:“這個問題我考慮過,釘子太多船會沉,最好是單釘單卯世代單傳。”于是從很遠的山里請來一對丁姓窮苦夫婦,為了不讓丁姓發達,賴文正大師在丁家祖墳里做了手腳,讓丁姓世代只能單傳。說來也是奇怪,幾百年來,真如大師所言,胡氏家族人丁興旺,而丁氏至今已是十六代單傳,村里只有一戶丁姓人家。 如今,石笏山下,沿華龍公路一進入龍川口,龍川村豁然開朗躍入眼簾,公路塝下,一大片農田的地頭,也即龍川的“船頭”上,立著一座丁家祖墳,朝著村莊,高大的石碑向人們無言地訴說著丁氏傳奇。 傳說終歸是傳說。《名人故里績溪》姚民和、洪樹林著《龍川》指出,“有人說特祭祠龕座內供奉的是丁姓祖宗的神主牌位,因為丁家為錨住龍川這艘大船有功,所以胡家為丁家蓋了這所特祭祠,供奉丁家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這種說法是一種誤會。”實際上,在封建社會,特祭祠的功能是專門供奉無后之人的神主牌位。 2008年陽春三月的一天,我慕名來到龍川丁家。丁家位于村中一幢徽州老屋,明亮的房子里干凈整潔。我坐在堂前的八仙桌旁,丁光輝老先生坐在我對面,年已七十開外,高高的個子,瘦瘦的身材,很有精神,家中只有他和老伴,生有一子二女,兒子在縣郵政局工作,孫子十四歲在城里讀初中,一個女兒在黃山市,一個女兒在鄉信用社工作。幸福的家庭,安享晚年快樂的時光。 詢問丁光輝本人情況,他五十年代在績中讀初中,快畢業恰逢選調飛行員,初選錄取,送到蕪湖、合肥體檢,又由身體不合格落選,后分配到合肥市郵電局工作。1960年去京參加全國郵政職工表演賽,在省內獲得分檢、捆綁、扎袋三項第一。1963年任命為黟縣郵電局副局長,十三年后調屯溪郵電局,之后又調回績溪縣郵電局,擔任局長三年,為了解決兒子工作問題,提前退休回家養老。 問到丁家祖輩情況,丁光輝介紹道,詳細情況他不了解,只曉得他們老家是荊州的,解放前龍川一帶有的山場是丁家的,荊州丁家還來人收山租,清明節也有不少人來丁家祖墳祭拜。爺爺打他出世就沒見過,爺爺那代生下三個兒子,父親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三歲娘過世,又娶了后娘生有一個妹妹。父親人老實沒有文化,是個竹匠,1969年過世。他也承認,胡氏宗祠導游詞中關于丁家的故事是個傳說,有真有假也有神奇之處。他說丁家祠就在胡氏宗祠背后,說著說著他小聲地像是問我又像是問自已:“我就是想不通,為什么丁家幾百年不發人?” 汪漢水先生著《龍川、橫川丁氏》文章考證指出:“荊州橫川的丁氏,是龍川發脈而去的。”“據民國初年抄的《丁氏世系宗譜》載:元末明初,時任青州副史的丁景儒,‘林分一枝,遷居績東,遂為龍川始祖’。”根據此文清晰得知道,龍川丁氏祖宗也是山東青州,與龍川胡氏同屬一地,來績時間是元末明初,不是南宋,而且丁氏在龍川“丁口日甚”,建有祠堂,并且還分了一枝去荊州,可見丁氏家族繁衍興旺,發達繁榮。為什么現在丁氏獨剩一家呢?汪先生寫道,清雍正年間,“此時龍川的丁氏已分遷各地,在外發展。當地人丁急劇減少,直至現在僅剩的個別人家。” 2008年5自30日,北京奧運圣火接力在績溪傳遞,著名臺球運動員丁俊暉擔當首棒火炬手,這是一個來自江蘇的外地丁氏人士。人們不禁猜疑:是巧合還是天靈感應,怎么是一個“丁”姓人來舉火炬第一棒呢? 龍川丁氏,一段傳說中的美麗故事,給古老的龍川平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也給游人增添了無盡的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