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之大谷村 作者: 程尚遠 文章來源:績溪視窗 點擊數: 9995 更新時間:2021/3/24 15:43:58
歲月崢嶸大谷村
程尚遠
很早以前,錦谷里原是一片荒茫的蘆柴和灌木地,先有江、洪、李、鮑四姓在此拓荒安居。南唐年間,程氏第三十四世祖憐老公官至行軍司馬,從原居地縣之程里(仁里)遷到小谷。宋治平四年(1067),第三十六世祖程仁福嫌小谷地域狹小,無發展空間,下遷至錦谷。此處地近小谷,但環山近水,四境開闊,土地平曠,景物迥異,就擇此定居。因錦谷較小谷為大,易名大谷。若干年后,程氏很快人丁興旺,發展成大族,而江、洪、李、鮑四姓,相繼衰敗,有的絕了后代,有的外遷他鄉。大谷成了程姓聚居村。 元、明以來,大谷為四都首村,也是績溪徽嶺以北號稱“千灶萬丁”的大村。元朝,績溪縣衙在這里置大谷務,設九品大使專司嶺北地區財稅管理之職。“清道光盛時,谷中聚族而處不下萬人,力農田而擁倉箱者十之九;居積致富者十之三;其讀書而列庠序者又不知凡幾。類皆慈儉,孝友鄉里,翕然稱善士,豈非山水靈秀之氣使然耶!”(《大谷程氏支譜》)可以見到大谷村最盛時,人口眾多,生活富裕,民風淳厚,文化教育發達。明末清初,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發展,滲入徽州山區,徽商崛起。村民走出山谷,進入沿海城市經商的人越來越多,遍及浙江的衢州、湖州、杭州、余杭和贛東北等城鎮,其中以經營典當和屠宰業的為多,故有“三十六屠,七十二當”之說。績溪有句民諺:“一都柴、二都米、三都姑娘、四都被。”何謂“四都被”呢?四都即大谷,原來大谷在外埠經商開當鋪的人家較多,家境富裕,家家都有質量厚暖的被褥來招待客人。清乾隆某年冬季,大谷建造程氏宗祠,敦請徽州知府前來點主,府縣官員紛紛來賀,車馬充塞村道。村中從歙縣請來徽劇名班,搭臺唱戲三天三夜,一時賓客盈門,日達千人。夜晚招待客人住宿,家家被新枕凈,令人驚羨不已。“四都被”因而聞名遐邇,編成了民諺傳頌至今。由此,也可說明當時大谷村的富庶。 隨著村莊經濟繁榮,村民生活提高,尤其徽商固有的崇儒重教傳統,族人對文化教育十分重視。早在明嘉靖年間,村人程可大在村西筑云谷書舍,合族捐田為學產,延請名師執教,揚名全縣。龍川胡宗憲慕名來此就讀,后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清初,程亮工又建“云階書屋”,便利族中子弟入學。明清兩代由學入仕任縣丞、主簿以上的官員有13人,入選庠生、監生的學子也不少。村民文化素質提高,孕育出一批孝友、尚義、鄉善等優秀人物。明弘治年間,程良,舉太學生,肆業數年,望重京都,然時運不濟,未能入仕,歸來孝友鄉里,樂善好施,傾其家財建太子廟、水閣亭,造村水口三叉橋、胡村干橋、居仁橋和村中石梁橋,后人稱之為“良公橋”。清朝初年,村人程遠,家境富裕,以行俠仗義,濟困扶危為樂事。有一年赴宣城收田租,適逢鄉間盛氏農民5人,家有10余口,因歉年饑饉,日食難度,兄弟相議,忍痛拈鬮決定,將5兄弟媳婦中的2人典價出賣,以救全家活命。程遠聞之,深為震撼,立即派人追回已在途中的二婦,代付贖金,免除農戶租谷,并賑米數石。這個動人故事,記入乾隆《績溪縣志》,并久遠傳頌于民間。 近代,大谷村文士名流層出不窮:著名大學教授程仰之,哈爾濱市政協主席程道喜,中央教科委主任程方平,還有早年投身新四軍,在皖南游擊隊屢立戰功晉升師級干部的戴吉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大谷村歷史上所以能如此人丁興旺,財氣昌隆,文風濃郁,名人輩出,按照地輿家的分析,這是“山水靈秀之氣使然”!也就是說,這跟大谷村的優秀水口有著天然的聯系。 大谷處徽山余脈萬籮山之陽,從萬籮東南伸出二山,左為馬家山,右為大坦山,層巒迭翠,有如綠色圍屏,三面環拱,對峙如門。門中有一小崗如同官印,名印星。自萬籮山南坡的策嶺出一水,名錦水,過廈屋,迤邐而來,流經谷中,與村北來自靠嶺的小溪在印星山下相匯合,流出石門。印星山之南有一橋,名印星橋,橋下有天然水潭,名印星潭,此為大谷之鎖鑰,是一個山勢緊鎖、一水中流的天然水口。水口之下,沿河建有水碓,潺潺泉聲與咚咚舂擊聲交織成一曲天然樂章。走出水口,天地豁然開闊,又現出一塊大谷地,梯田隨地勢層層列展,四面山灣里還有大量農田,盛產稻谷,這是大谷村民的農耕基地。大谷譽稱績溪的糧倉。谷地南端,錦水東西又有兩山緊緊相峙,人稱“獅象守門”,這是大谷的外水口。內外兩重水口的山上都養植了蔥綠的樹木和蒼翠的竹林。環村還有“三臺鼓山”、“石巖拱秀”、“錦水回環”、“籮山屏嶂”、“錦良風光”等勝景和門樓前“百步登云”石板大道等人文景觀。這是大谷人津津樂道引以自豪的村居環境。可惜經歷太平天國戰亂,當年繁榮日久的大谷村已毀于一旦。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一部占領旌德縣城,攻下績溪。正如村中老人所說:“‘長毛’在嶺北‘打館’(軍隊駐扎的意思),老百姓遭了殃!”大谷是程姓聚居大村,自恃村大勢眾,在太平軍到來之前,族人組織民勇依險抗擊。后來太平軍進入村來,焚燒掠殺,進行報復。村民紛紛逃進深山,村舍十毀其九,成了一片廢墟。戰亂中,很多村民輾轉逃往村人經商地浙江衢州、湖州、杭州及江西等處,牽親帶故落戶客地,繁衍生息。至今,大谷程姓已發展為當地大族,客居人數已達數萬,還成立徽州會館。其中,腰纏萬貫的私營企業家不乏其人。近年來,他們溯本追源,先后來大谷尋根認祖,熱心支持大谷續修程氏宗譜,編撰村志,表示對祖籍的認同和對故土難以割斷的情愫。 戰亂后,未曾遠逃的村民,從深山中返回大谷,在廢墟中重建家園,艱苦創業,百余年后,逐漸恢復生機。現在,全村已有297戶,1034人,屬績溪縣長安鎮大谷行政村。 2006年金秋,筆者走訪大谷,青山環抱,錦水中流,村巷深處,新樓林立,但看不到名祠古剎;村舍空隙間,兵燹中遺下的廢墟,斷垣殘壁歷歷在目;古磚、碎瓦、柱礎、石垛、石門額依稀可見;花崗巖條石鋪成的古巷道縱橫村中,高大雄偉的程氏宗祠和六座石牌坊已毀于后來的人為劫難中。只有村中心那“世忠”門樓前,雅稱“百步登云”的百塊長條石板鋪成的甬道,那甬道口上的系馬樁(華表)和旗桿墩,那村莊內外3座已經荊棘叢生的古橋,都折射出大谷村悠久的歷史和崢嶸的歲月。 附記:本文依據離休干部程大躍老人提供的《大谷程氏支譜》和他編撰的《大谷村志》稿寫成。謹向程老誠摯致謝! 作者簡介: 程尚遠,1927年生,績溪縣伏嶺鎮西川村人。1949年5月參加人民解放軍,任安徽軍區政治部宣傳干事、文教助理員等職,曾被聘為軍區《鐵軍報》特約通訊員。轉業后從事中學教育工作。80年代離休,應聘參與修志工作,擔任《績溪縣交通志》《績溪縣公路志》主筆,《績溪縣志》“交通”章編篡。鐘情于徽州鄉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著有《梁安擷趣》《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績溪亭閣文化》《徽杭古道傳奇》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