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之老胡家西坑 作者: 程尚遠 文章來源:績溪視窗 點擊數: 10771 更新時間:2021/3/25 17:52:33
綠蔭籠罩西坑寨
程尚遠
(圖為西川村一瞥)
西坑,它位于桐源河谷地西側山坑中,因而得名。因山坑狹小,隨著人口繁衍,眾姓聚集,發展受限,村莊逐漸向山坑外的寬闊地域擴展,村瀕川水,故村名改為名西川,習慣上仍然稱西坑。 元朝至元間,官府在兩坑設有鎮守軍營,稱西坑寨。那時全縣有鎮守軍營2處,一在縣城,另一所就在西坑。明朝初年,西坑寨設置巡檢司,派有九品官員處理一方政務,治理地方治安。西坑距績溪縣城60里(公路里程34公里),東隔天目山脈竹嶺、飯甑尖為荊州,毗鄰浙江省。古時,西坑是績溪嶺凹以北邊陲地帶的軍事、政治中心。 西坑村史久遠,早在唐宋年代,就有先民在此居住。有文字可查的是宋寶慶三年(1227),績溪縣令俞俊明任滿后,羨西坑山水之秀,來此安家落戶,繁衍子孫,明朝中葉,其后裔遷往橫形頭。任氏也來得較早,以后陸續有唐、高、舒、程、章、胡諸姓氏遷入,形成雜姓聚居村。天目山脈主峰清涼峰東出社母娘娘尖,經績溪嶺凹起向西綿延的主峰為成功山。成功山南向為登源河祝山干盆地,北向形式桐源河盆地。成功山向北分出二支脈:一支東北向,由聞鐘嶺、斜塘寨而止于西坑村東之牛形和大元山;一支西北向,起仁和巖尖、西峰山尖至西坑村西出流霞尖和月形山。村居處于成功山兩支脈合抱中。發源于成功山的西峰水經村中流過,向北匯入桐源河,屬長江水系。民居臨河東西相向而建,形成1里多長的水街。 (圖為西川橋水街)
東源大道穿村而過,外達縣、府城,內通十五都和浙江昌化。路面全由花崗巖條石直鋪,兩邊襯以平整的塊石。河里筑有2處灌溉用的碣壩,溪水越過石壩,激起白色浪花,發出淙淙的鳴唱,使村莊終年沉浸在悅耳的流水聲中,別有一番情趣。壩下沖激成深潭,水中壘壘石礫,清澈可數,潭中潛藏著一筷長的石斑魚及鱉、鰻泥,還不時可見石隙間竄出一只狡黠機靈的水獺。壩上潴成小平湖,臨水筑有石埠,一級級平整的石階從水街伸入水邊,俗稱水磡,供村民汲水、洗滌之用。村姑來水磡邊洗菜淘米,游弋的魚群爭相覓食,揮之不去,顯現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河上架有舒家、西川、流霞3座古石橋,近年來河岸邊新居崛起,增添了鋼筋水泥橋10多座。石板鋪成的古巷曲折幽深,巷道深處散落著一幢幢明、清和民國初年的民居和祠堂建筑,古貌依然。村莊四周層巒疊嶂,景色秀麗,古有“西川六景”:巍巍的成功山如屏風聳立于南,山頂五峰排列形似筆架,故稱“文峰筆架”。東源大道越過上下5里的聞鐘嶺進入村來,“聞鐘嶺險峻曲屈有類羊腸。舊傳,人行至此聞鐘聲因以名”(乾隆《績溪縣志》)。嶺頭有聞鐘寺,舊有僧人住此并附設茶亭。每當辰昏薄暮,古寺鐘聲悠遠,旅途游子聞之而動思鄉之情,故有“古寺鐘聲”一景,歷代文人墨客經此,留有膾炙人口的詩韻,元末明初詩人舒頔《聞鐘嶺》詩云:“春雨聞鐘嶺,亂山啼杜鵑。因思離亂日,復見太平年。步月棲巖穴,凌霜度嶺巔。古僧曾識我,深荷復潛然。” 村西邊的月形山如半輪明月即將西沉,東邊的牛形山象一頭匍伏于地的犀牛昂首眺望西方,等待黎明的到來,兩山遙遙相對,人稱“犀牛望月”。俊秀的流霞崗尖挺立于村西北,每當夕陽西墜,紅霞滿天,五色斑斕,流霞溢彩于峰巔,雅稱“夕照流霞”。村東北桐源河上有座5墩6孔石梁橋(長60米、高3-5米、寬2米),名西坑橋,俗名新橋。橋下流水匯成深潭,明凈如鏡,月夜徜徉于橋上,天上一輪明月倒映潭中,形成“長橋雙月”。
(圖為村東水口橋一一西坑新橋)【作者提供】
海拔1387米的“飯甑尖”,諸峰排列于村之東北,峰壑間山泉飛瀉,春雨時節,瀑布如白練高懸,蔚為壯觀,故有“甑峰飛瀑”的美稱。靈山秀水構成西坑村優美的自然環境,但按照風水理念,村莊三面環山,北面一片平疇,沒有緊鎖水口,易遭北方煞氣和寒風的侵襲,未免美中不足。 為了營造理想的村居環境,先輩們依據山勢地形,在村北空曠的田野上分層次組建水口人工建筑:第一道,在東西兩條河中間的朝天干(地名),橫建大石壩作為村莊外圍防護墻。第二層,在石壩與村莊中間地帶,西峰河上造永安橋(又名流霞橋),桐源河上建西坑橋(又名新橋頭),兩橋間利用地形地物人工壘成3個土石墩:西面的石墩呈方形,上植常綠樹數株,形似“官印”,寓意代出顯宦高官,富貴昌榮;東面是一高高的圓形小墩,下置土地神廟,墩上植三角楓一株,猶如頂天立地的椽筆正對著南方的“文峰筆架”,預示村莊文士輩出,文風鼎盛;中間為鎮村墩,那是利用原有的田間高阜,用土石堆砌而成,土墩高出平疇二三米,占地約6畝,環墩三面種植林木和翠竹,南向為廣場。場地后面建廟宇,名鎮墩庵,供奉3尊大佛、18羅漢、24諸天和觀音菩薩等佛像,寺旁還有關帝廟、真武殿和萬年臺,大廟和廣場也是舉辦廟會“十八朝賽瓊碗”(今績溪縣美食節的民俗活動主要來源于此)、龍舟會和酬神演戲的場所。鎮墩庵近處,還有白馬大神廟、西壇社廟和村西大路邊的土地神廟。這些水口神廟,旨在依仗佛法和神力威鎮村莊,永葆安康興旺,也起到保護水口的鎮懾作用。 圖為六十年前西坑村貌(程嵩遠攝于一九七O年春節)
植樹綠化是第三道水口設施,也是西坑村的亮點。附近山崗上長滿茂密的樹林,牛形山的牛頭上滿是松、櫧、櫟等長青樹,有兩株高聳入云的古楓相對而立,直插天穹,形同一對牛角。月形山遍植翠竹和青鋼櫟,終年一片濃綠,千百年來保留至今,山腳還有幾株古杉,其中一株高近30米,樹徑約80公分,像一座綠色高塔屹立于村邊,人稱“杉樹王”。流霞崗尖下的來龍山全被松、柏、櫟、楓、榧和毛竹林所覆蓋。西北面大道出村處,樹蔭遮蔽道路百余米,路后有株砂糖樹,已有數百年樹齡,枝干斑駁,樹上綴滿砂糖果,經霜后,果實呈黑色小球,隨風墜落于路心和旁邊的菜地,味甜的小果是孩童解饞之物。村東北通往荊州的路口,古墳頭上長著一株皂莢樹,樹高30來米,3個小孩才能合圍,枝葉繁茂,覆地100多平方米。秋天皂莢成熟,村姑們將泛黑的皂莢撿回家,錘碎后用以洗滌衣物。村水口上,從東到西的2壩、3墩都長滿綠樹和翠竹。更令人稱道的是西坑橋下洞源河灘邊那片狹長林帶,占地1000多平方米,古樹上藤蘿纏繞,陰翳蔽日,松鼠在林間跳躍。每到冬季,小孩們在林里搭貂鼠架誘捕松鼠,有的攀上藤蘿甩秋千。樹種很多,其中有幾棵大水楊,徑達2米許,枝干蒼老,虬枝橫斜伸向河中,覆蓋河面和橋面,是農民勞作間隙休息和村人夏日納涼的好地方。
西邊永安橋下西峰河畔也是一片林區。村前村后和水口上的樹木交織成一張綠色林網,濃蔭籠罩著古老的西坑寨。 (圖為東邊桐源河西坑新橋與西邊西川河永安橋及二壩三墎,構成西坑村人文與自然相結合的完整水口全景圖)
西坑村水口是徽州水口園林文化中一處利用自然而又改造自然,自我完善而又造福子孫的別具特色的水口建筑。隨著歲月流逝,這一引人入勝的綠色水口已失去昔日的風采,在極左思潮驅動下的人為災劫中,牛形和來龍山上的風景林已慘遭破壞,大片水口林砍伐殆盡,面目全非。護村石壩和神墩在“農業學大寨”中改造為農田,只遺留下一座鎮村墩。墩上廟宇里的神像在“除四舊”中燒毀,廟宇改建為村小學校舍,廣場辟為學校體育場,古戲臺被保留下來。每逢春節,村農民業余劇團在這里演出傳統京劇《白蛇傳》、《秦香蓮》、《梁山伯與祝英臺》……和現代戲《沙家濱》、《紅燈記》、《智取威虎山》、《杜鵑山》等精彩節目,曾經轟動一時,播譽績溪東北隅和鄰近的寧國縣山村。西坑以其山川秀美,古風悠悠,文化積淀厚重而被譽為“文化村”。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在人民政府實施“退耕還林”等惠民政策推動下,村民大力造林,護林,重點發展果木林、用材林和竹林,強化了環境保護意識,綠化家園初見成效,原來似乎是禿禿光頭的牛形和來龍山,喜見披上新的綠裝。預見不遠的將來,古老的西坑寨將重新為濃蔭覆蓋。
(圖為程良駿教授坐在西川橋路口的大石條上,由感而發,吟詩一首)
【附錄】2007年2月,程良駿教授87歲高齡,以尋根訪故之旅返績溪,回到闊別多年的故里西坑,坐于村中心西川橋頭舊石墩上,撫摸幼年常坐的長條石,環顧村景,感慨良多,賦詩《美故園》:
歸來小坐舊橋墩,
仰看風光美故園。
翠竹凌云高勁節,
紅梅出土正深根。
朝朝手撫家鄉石,
默默心留國友恩。
伴我“癡牛同望月”,
“文峰筆架”為誰存?
注:“癡牛望月”、“文峰筆架”皆我西坑村成功山風景,我原不知,承蒙尚遠宗叔見告。(下圖為作者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