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績溪視窗 > 文章詳情
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 作者: 程尚遠 文章來源:原創 點擊數: 11450 更新時間:2022/2/22 11:32:27
績溪歷史上隸屬歙州。宋宣和三年(1121)改歙州為徽州,就是以績溪境內有徽山、徽溪、大徽村而得名。績溪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徽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人文建筑無不打上徽文化的烙印。 績溪境內多山,有“巖邑”之稱。黃山余脈自西入境,向東延伸為大會山、徽山。徽山山脈橫亙縣境中部,逶迤至龍叢山,將縣境分成嶺南、嶺北兩部分。天目山脈在縣境之東,從主峰清涼峰向四面分出支脈,南向在境內有二支:一出雞鳴尖,向南為七姑山、龍須山、鳳凰山至蓮金山入歙境;一支西出社母娘娘尖、成功山、丈尺山,折向南為石京山、大屏山、靈山,至富林山止于臨溪。境北的叢山關與石街頭間是黃山山脈與天目山脈的結合部。大會山、坦頭、徽嶺、廟王山、雙嶺、笆籬山、花樹嶺、登塔嶺、績溪嶺凹、社母娘娘尖一線是錢塘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向的登源河、揚之河與徽嶺以北蘆、昆、常三水匯成的大源河在臨溪相匯,入歙境為練江、新安江,還有源自清涼峰北坡的荊州河流入浙江天目溪,均屬錢塘江水系。北境的徽水、尚田河、龍溪水、金沙河、戈溪河注入青弋江和水陽江,為長江水系。在這些河流以及派生的許多支流溪澗所經的河谷中,河水夾帶泥沙經長期沉積,形成許多山間小谷地和盆地。 績溪的969個自然村和農居點分布在群山環抱的小盆地中,或坡度傾斜地勢跌宕的山間谷地邊緣。古人擇地建村都講究山形水勢,崇尚“風水”理念。最佳的村落陽基是后有來龍,前有朝山,依山近水,向陽傍日,有一定的田疇或坡地,還要有一個緊鎖村莊門戶的水口。水口都位于村落或城鎮的水流出口處,是村落或城鎮的門戶。它是以天然山水為依托,以風水堪輿學說為圭皋,摻入人文思想情趣,經過精心規劃、匠心設計,施以人工造景來優化、美化,以冀村莊興旺發達,子孫富貴昌榮。它是以宗法制度和神權為保障,徽商經濟為助力,徽州文化為內涵,綠色生態為靈魂的結合體;是美化家園,優化人居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載體,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血汗的結晶。 綜觀績溪以至整個徽州,對村落水口建設都十分重視。不僅村有村水口,且河流區域水流出口處也有水口,如績溪登源河流域的“獅象鎖關”,蘆、昆、常流域的壽姑屏水口,徽水流出五都盆地入旌德的龍橋灣,績溪北大門的叢山關和荊州河出口處小九華等。即使是縣、府的擇基建城,也都依據山水形勢和地輿學說構建各自的城區水口。舊時的徽州府(歙縣)城,就以西干山麓長慶塔對著長青山尾的漁梁關、太平橋與紫陽橋以及古漁梁壩組成府城三重水口。休寧以城南橫江上汶溪橋,橋南的玉幾山,山上的巽峰塔,以及溪流7里延至萬安古城巖勝跡為內外水口。飲譽祁城的“閶江雙橋”和“閶門石峽”則是祁門縣城水口標志。而績溪縣城水口更具特色,經歷代精心營造,形成了以東西兩橋(綠楊橋、徽溪橋)與南關牌坊群,船山對靈山及文峰塔與廟宇,“石印回瀾”與石印墩,古塔相映曹渡橋四道水口。一道水口也成了一處山水形勝和人文景觀。 水口的構成一般具有山、水、樹三要素,輔以橋梁、廟宇、亭閣、堤壩、池塘、水圳、水碓、牌坊和寶塔等人文建筑。山、水是天然景物,是水口的主體。績溪境內除極少數田畈型村落外,大都依山而建,村口兩山對峙,一水中流,山峰緊鎖水口謂之“水口緊”,才是“聚財旺氣”的好陽基。水,是生命之源,財氣靈氣的象征,績溪俚語有所謂“起水”,就意味著一個家庭或村莊旺盛起來。構建水口往往在水上做文章,如伏嶺鎮祝三、上莊鎮宅坦等離河較遠相對缺水的村莊,都想方設法開渠引水,挖塘蓄水,以彌補水源不足,既為村民解決生活和生產缺水的難題,也是為了水口和村境建設符合風水理念的需要。樹,是水口布局不可缺少的客體。“有村必有樹,尋村看樹林”是徽州村落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十來戶人家聚居,沒有天然水口的小村,也要在村口、村旁植樹綠化,樹木蔥蘢掩映著村居。 綠色象征生命,是水口的靈魂。再好的天然水口,如果失去綠色的滋養和烘托,就像沒有美麗服飾的裸體模特,變成露骨嶙峋失去美和生機的木頭架。在那沒有法制保障的舊社會,人們只能依靠宗法制度、佛力神威以及儒家倫理道德,制訂鄉規民約保護水口樹林。西坑頭村保護水口和村景林的做法近似嚴酷卻卓有成效,因而聞名遐邇。績溪的村落水口綠化就因保護得力,雖經千百年風雨和戰亂,都未遭破壞。直到“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大風暴中,絕大多數的綠色水口都遭受人為災劫而面目全非。即使在這大難臨頭之際,也涌現許多保護水口林的動人故事。荊州鄉朱顯村的老人們,面對“革命造反派”揮斧動鋸要向水口林開刀時,跪地泣血求情,才使村水口林免遭毀滅。1958年,樓基村少數干部在利益驅動下,將村口那排譽為“活化石”的銀杏樹砍了一株高價出售,也是村中老人群起制止才保留下來,至今作為“綠色文物”加以保護。石歇村民有著強烈的保護水口意識,“大躍進”以來,四周的山林已砍伐殆盡,但水口壩上那些具有數百年歷史的柏樹帶和小鐘山上的古楓林,依然郁郁蔥蔥,點綴著該村水口,擋住風沙,凈化空氣,美化、優化了人居環境。
橋梁在村落水口占有獨特的位置。除了近村沒有溪流,或者是深、高山區的村莊外,可以說村村水口都有石橋或高架長木橋。有的小橋流水,有的長虹臥波,既具交通功能,又是為了水口組景所必需。湖里的中王橋、余村的環秀橋、上莊的楊林橋、龍橋灣的龍橋、旺川的“八橋鎖翠”、磡頭的“六橋八景”等,橋梁似乎成了水口的主體。還有大石門水口獅象兩峰間的石拱橋,蜀水村的水口橋,橋的一端沒有去路,根本不具交通功能,只是為了“橋鎖水口,留蓄村氣”,勾勒出“綠樹掩村舍,清溪橋下流”的意境。 走進績溪山村,可以見到不少村落外空曠田畈中有一道長長的橫壩或土石墩,它并不是為了防洪堵水,而是在壩或墩上種植樹木,構成水口的綠色屏障。不少村水口或村的周邊建有涼亭或樓閣;有的水口橋上面建有橋亭,成為亭橋、廊橋。宅坦村散落在水口和村四周的可止亭、翼然亭、永豐亭、踵息亭、風乎亭,旺川曹溪橋南八角墩上的“龍吟閣”,石家村水口的“魁星閣”:這些亭閣的命名和亭閣中的聯對立意的雋永,豐富了村落水口的文化內涵。供奉神靈的廟宇似乎村村水口皆可見。在人們尚不能認識自然、掌握科學的封建時代,崇拜天與神,祈求老天賜福,神靈保佑安康的心態也是不足為奇的。水口建神廟還為了依仗神威保護水口建筑。績溪水口神廟中很多供奉“汪公”和“太尉老爺”的神像,這是在徽州以外地方罕見的。汪公即汪華,績溪登源人,隋末亂世,他在歙州領導農民起義,據有歙、宣、睦、杭、婺、饒六州,稱吳王,后歸順唐朝,保障六州人民安居樂業十余年。“太尉老爺”是張巡、許遠二將,唐代安史之亂中,張、許據守睢陽,以死殉國,使江淮、江南免受兵燹之災。徽州各地人民感其恩德,尊他們為神靈,建祠廟以祭祀,表示人民對英雄、忠烈的崇敬。池塘、水圳和水碓既是人們利用自然為民效益的水利設施,也是為了“風水”的需要。宅坦村口的慕前塘,伏嶺下村和西坑頭村中央的防火塘,就是其中的一例。貫穿績溪縣城的東西兩水渠,就因為績城是“魚”形,“魚得水而活”才興建的。荊州上胡家建村時,因風水先生認為村對面有“火焰山”,村莊易患火災,故筑圳引水穿村,意在“以水克火”。而實際上,村中有了水圳,更便于應急消防。水碓多建于村外,終年運轉為村民加工糧食,也成為水口一景,使靜寂的水口增加動感和音韻美。
牌坊多建于城關大道和村水口,有科第、恩榮和節孝坊,都是封建時代的產物。那些構筑宏偉典雅、雕刻精美絕倫的石牌坊,既是顯赫輝煌的象征,也有凄涼悱惻的泣訴。績溪縣城南關大道上19座石牌坊排列成一線,是縣城水口的標志性建筑,可惜已毀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徽州,每個縣城水口都有塔,至今仍保留下來的有歙縣西干山麓長慶塔,祁門鳳凰山頂文峰塔,休寧玉幾山巽峰塔。較大的村鎮也建有水口塔,如歙縣巖寺(今徽州區)文峰塔,休寧萬安萬壽塔,榆村水口辛峰塔。績溪城南在歷史上也有兩座塔。據方志記載:明萬歷年間建在船山水口的文峰塔,早年毀于兵燹中。另一座是縣城最后一道水口,曹渡橋東面玉兀山上的半截塔,遺留到“大躍進”中才拆毀。塔以其崢嶸挺拔的雄姿,象征文筆插天,官星鼎峙,又能壓邪降妖,成為水口鎮物。 水口的這些要素和配套建筑,具體到每一村,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豐富多姿的。歸納起來可以分成天然山水型、人工造景型和天然與人工結合三種類型。每一個村落水口都有一個故事,也是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蘊涵著深厚的徽文化意韻,潛藏著民間文化的精華,還有幾分歷史凝重感。隨著時代不斷前進,社會飛速發展,人們追求文明時尚的意識更為強烈,許多村落新居向周圍擴展,有的歷史古建為現代高樓所代替,原來的水口處于新居高樓的包圍中。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使不少水口人文景觀、珍貴歷史遺存遭到嚴重破壞,往日的風貌只留在方志、譜諜和耄耋老人的記憶中,未免多幾分惋惜!幸存的那些具有審美價值和史學價值的村落水口,是一宗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可資開發利用的旅游資源,亟待發掘、保護和利用它。 筆者多年來走遍績溪的山山水水,勘訪四鄉的山村水口,聆聽老者的深沉憶述。擷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2處,編成《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一書,書中分別不同類型,劃成三個版塊,一是天然山水型,分為“登水關鎖旺登源”、“荊州水口小九華”、“龍橋徽水演傳奇”、“綠色寨墻繞蜀水”、“歲月崢嶸大谷村”、“桃花源里一平坑”、“洞天福地隱辛坑”、“叢山滴翠擁雄關”、“朱石紅楓顯朱顯”、“獅象扼守大石門”、“山重水復話湖村”、等11篇;二是人工造景型,分為“人文水口古龍井”、“祝三水口娘娘樹”、“深谷遺珠上胡家”、“銀杏流馨妍樓基”、“綠蔭籠罩西坑寨”、“飛虹環秀余川村”、“八橋聚秀鎖曹溪”、“前后水口坦頭村”、“千年古鎮今湖里”、“名人故里上莊村”等10篇;三是天然與人工結合型,分為“鐘靈毓秀績溪城”、“萬綠點染霞水村”、“綠色窗口江村環”、“丹楓古柏掩仙石”、“蒼龍竹海十里巖”、“雙金疊翠映清潭”、“護林典范西坑頭”、“徽廚之鄉伏嶺下”、“畫里鄉村古云川”、“生態優美汪坑村”、“藏龍勝地大坑口” 等11篇。共32篇,分篇記述。旨在將那些珍貴的歷史物象,作粗線條素描,再現其原貌,以推薦給讀者朋友。通過介紹績溪古村落神奇秀美的水口風光、人文景觀,追述建村歷史和名士先賢,綜覽村區經濟、政治、文化和民風習俗的嬗變歷程,演繹相關的民間故事和掌故傳奇,揭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史學價值,從而喚起人們珍惜祖先傳承下來的歷史文化遺產,守護好這個青山綠水、古韻悠悠的精神家園。
讓我們走近績溪綠色水口,從環境美學、生態美學、綠色美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去審視它,欣賞它、解讀它,從另一個側面認識績溪,張揚歷史文化名城績溪的人文品牌,為提高“徽文化核心區”——績溪的知名度,促進績溪旅游事業,為社會經濟發展推波助瀾。由于時代的局限,古代村落水口的立意和與之相關的傳說、故事,難免帶有封建落后的負面色彩,需要去蕪取精,除“負”存“正”,汲取其中精髓,共同為發掘民間文化遺產,倡揚“徽駱駝”“績溪牛”人文精神獻上一分力。
作者簡介:程尚遠,今年96歲(1927年生),績溪縣伏嶺鎮西川村人。1949年5月參加人民解放軍,任安徽軍區政治部宣傳干事、文教助理員等職,曾被聘為軍區《鐵軍報》特約通訊員。轉業后從事中學教育工作。80年代離休,應聘參與修志工作,擔任《績溪縣交通志》《績溪縣公路志》主筆,《績溪縣志》“交通”章編篡。鐘情于徽州鄉土文化的收集、整理工作,著有《梁安擷趣》《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績溪亭閣文化》《徽杭古道傳奇》等書。本文是《績溪村落的綠色水口》一書之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