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大學生,漫長的暑假自然不能僅僅坐在電腦前面,吹著空調,喝著冷飲,就這么磨磨蹭蹭地荒廢掉。我覺得應該要找一點有意義的事情做做,讓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同時,為社會貢獻出自己小小的一份力量。
本著了解徽文化,體驗生活,調查社會的原則,為了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指導精神,全面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今年暑假,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參加了暑期大學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也是我第一次以組隊的形式參加社會實踐,這個暑假我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總的來說,我受益良多。
我們“三下鄉”的地點是安徽省績溪縣,時間為2014年6月28日至7月3日。
6月28日,我們“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結伴坐火車前往安徽績溪縣,太陽也慢慢下山,但他的光輝,永遠在我們激動的心中。作為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本次三下鄉重點團隊的一員,我無比激動,我們個個心中都充滿了激情。在績溪,我們將會用所學到的知識熱情地開展社會調查、義教、普法等社會主義實踐活動。經過當地有關部門的協助,這次實踐的宣傳工作做得比較完善。當地群眾積極地配合我們活動的開展。這讓我們感到更加振奮!
在這次實踐中,據自己親身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績溪縣上的人文及環境有了一定的認識。
績溪博物館坐落于績溪縣城華陽鎮良安路,是一座融學術性、知識性、文化性和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地方歷史文化綜合博物館。績溪博物館位于績溪老城區核心地帶,緊鄰江南第一學宮、胡雪巖紀念館,背靠百年名校績溪中學。館址原為老縣政府舊址,同時也是明清兩代老縣衙遺址所在地。占地面積952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3平方米,展廳面積3500平方米。績溪縣博物館于2010年動工建設,2013年11月正式開館。其設計者是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國際知名的建筑設計大師——李興鋼。李興鋼以設計中國首個博物館小鎮——安仁古鎮和主持設計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中國國家體育場“鳥巢”而聞名國內外建筑界。績溪博物館的設計基于對績溪地理環境的理解、績溪縣名的由來、徽派建筑與聚落的表現特征及其與周邊山形水系相融合的理念。是“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并流,離而復合,有如績焉”的“績溪之形”的充分演繹和生動展現。為了盡可能地保留用地內現有樹木的原狀(特別是用地西北部一株700年樹齡的古槐),績溪博物館的整體建筑布局中設置了多個庭院、天井和街巷。既營造出舒適宜人的室內外空間環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間布局的重釋。它使建筑和庭院本身成為一件最直觀的展品,讓參觀者宛若置身在古老的徽州古鎮之中。績溪博物館的展陳方面主要由山水之形(績水徽山廳)、人文之神(人文績溪廳)、商道之氣(商道績溪廳)、民俗之風(風土績溪廳)、藝術之韻(徽韻績溪廳)、菜肴之味(徽味績溪廳)六個部分組成,點面結合、由表及里的向人們展示了績溪另外設有臨時展廳,不定期的開展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第二天,我們來到了障山大峽谷,徽州民俗風情和水上漂流、清涼峰探秘。清澈見底的溪水使登源漂流更加迷人;逶迤的徽杭古道,處處顯示前輩徽商創業的艱辛;徽劇(徽班進京200年造就了京劇的輝煌)、徽菜的發源地伏嶺鎮更能展現徽文化悠久的歷史。一尊億萬年前自然天成的毛主席神像,仿佛是上天注定毛主席成為世界一代偉人。使游人一睹偉人的風采,喚起思念之情;神奇的葫蘆潭使峽谷有"仙人留下葫蘆倒,化作甘泉在人間"的美譽,堪稱世界奇絕。峽谷的絕妙之處在石水交匯相融,水繞石,石圍水,瀑布疊翠(天女散花瀑、心字瀑、龍門泉等)、彩池遍布(龍鳳池、蝴蝶池、神龜池等),清澈見底,光激撩人,像一串串綠色的珍珠迷住游客的雙眼,使之流連忘返。天門中開的冠頂松花天下無雙,百大巖巨石垂直高度460米,號稱世界第一巨石。峽谷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多座,使十分俊美的景色更加怡人。峽谷在皖南績溪縣城以東大障山百丈巖生態景區境內。大障山古稱三天子都,三王山、障峰,春秋時吳越以此為界,秦代設立障郡,以山命名。今山中仍有天子墓、丞相墳等遺跡。丹坊(丹鍋、丹勺、丹灶、藥研)更能印證炎黃始祖在此煉丹飛仙留下的痕跡。自古徽州出名人,峽谷內有毛主席神像的風采,還是紅頂商人胡雪巖、一代文學大師胡適和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家鄉。
我們又參觀了胡氏宗祠,龍川胡宗憲尚書府,沿公路前行200米,就到了兵部尚書、抗倭名臣胡宗憲的故居-----龍川胡宗憲尚書府了;譽稱“徽州第一家”的龍川胡宗憲尚書府,座落在安徽績溪龍川村中央,從胡宗憲至胡氏“炳”字輩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龍川村呈船形,東聳龍須山、西衛鳳凰山,登源河與龍川河村前交匯相擁,是一塊藏龍臥虎之寶地。尚書府景區居船之掌舵位,為龍川風水最佳之處。
龍川胡宗憲尚書府,粉墻黛瓦,綠水環繞,如詩如畫。透過五百年的時空,彰顯出古徽州的幽秘與神奇!走進占地3000平方米的尚書府,象一個小社會,從善堂、官廳、梅林亭、胡氏家井、繡樓、徽戲園、松公家祠、文昌閣、蒙童館、土地廟、醫館等,和眾多小巧的庭院相交輝映,組成一個巷弄陌阡,四通八達的一個迷宮豪宅。尚書府鼎盛時期,曾七世同堂,足不出戶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戲、請郎中、祭祖拜佛……可以說尚書府是整個古徽州迄今保存最為完美、氣勢最為雄偉,結構最為復雜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官宦豪宅。
如果說北京故宮的木雕具有皇家的氣派和豪放,那么龍川胡宗憲尚書府的木雕則具民間的雋秀典雅,窗上、隔板上、梁棟上玲瓏有致的木雕,讓您仿佛進入古時的藝術天地,加上蒼舊的木樓,徽州風俗的擺設,幽幽小巷,低頭是鵝卵石路,抬頭放眼是青磚細瓦,飛檐高挑的磚雕、石雕,還有那錯錯落落的馬頭墻、鰲魚禽獸,栩栩如生,你會感覺仿佛時間倒流,一下子回到了明朝的天倫之中了。
國家歷史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儀三教授考察后,高度評價:
“尚書府非常典型反映了徽州建筑的一個重要特點,也反映了當時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這種特殊家族,建筑做得很細節,細部做得很精致,可以左顧右盼,處處生景,是徽州保護最好的古建筑,精品精品!”
在此您饒有興趣走進俗稱“二十四個門闕”“去看胡氏祖居,去讀胡氏家譜,去游豪宅迷宮,去賞尚書府六大奇特徽文化”。
胡宗憲(1512—1565年)字汝貞,號梅林,嘉靖十七年進士。任杭州知府時,修整西湖,擴建岳墳。倭寇騷擾東南沿海,胡宗憲召徐渭、文徵明、戚繼光等抗倭,弭平倭患。以此戰功獲得殊榮,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歷史學家就稱“沒有胡宗憲,就沒有戚家軍”,胡宗憲的一生是輝煌的。胡宗憲著有《籌海圖編》十三卷,書中收入浙江沿海地形、防務、戰具、戰事甚詳,是將釣魚島劃歸中國版圖的第一人。經過這幾天的績溪之旅,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文化帶給我們的無窮力量。有人說,徽文化是一種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有人說,徽文化是一種典型透頂的商人文化。也有人說,徽文化是徽州人創造的一種生存文化。這是一種古老神秘的儒質文化,這是一種鄉土純情的平民文化。她充滿魅力,以致明代戲劇家湯顯祖發出“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的感嘆。再見績溪,再見徽文化。
在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也學會了很多東西,也了解了一些農村的生活狀態。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了解到農民現在由于政策好,生活都有很大的改觀,但是這并不能一概而論,現在有些地區的農民生活的還不是很理想,特別是有子女在外上學的家庭,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大的經濟負擔。在外界給予幫助的同時,我想他們也應該自強自立、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
在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我更深入地學習領會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了科學的發展觀,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為全面建設小康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實際行動。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理論與實際相聯系的最好陣營,是大學生服務社會的最好窗口,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更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增強了廣大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引導大學生服務祖國和人民,培養了勞動觀念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讓我們增長了才干、接受了鍛煉、提高了素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實踐以充分證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我們可以進一步提高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