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假期的實踐活動對于大學生來說是必須的。今年為了響應“三下鄉”的號召,我第一次以組隊的形式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開啟了探尋徽文化之旅。
我們的活動是在安徽省績溪縣,從6月28日至7月3日。
在2014年6月28日這個特別的日子里,我們直接從學校出發,坐上K222火車開始了我們的旅途。這是我第一次和伙伴們一起社會實踐,同時也是我第一次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去往離家那么遠的地方。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到那么的新奇。在火車上,和同伴們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不知不覺中7個小時已經過去,而我們已經懷著激動地心情踏上了績溪縣的土地。此時已是深夜,隊長把我們安頓好,以期待著第二天的來臨。
6月29日,我們來到了第一站——績溪博物館。
績溪博物館于2010年動工建設,2013年11月正式開館。其設計者是我國著名的建筑設計大師李興鋼,其占地面積952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03平方米。它坐落于縣城華陽鎮良安路,緊鄰百年名校績溪中學。館址為老縣政府舊址,同時還是明清兩代老縣衙的遺址。這個博物館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構造很特別。它的設計基于對績溪地理環境的理解、績溪縣名的由來、徽派建筑與聚落的表現特征及其與周邊山形水系相融合的理念,是“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并流,離而復合,有如績焉”的“績溪之形”的充分演繹和生動展現。為了盡可能地保留用地內現有樹木的原狀(特別是用地西北部一株700年樹齡的古槐),績溪博物館的整體建筑布局中設置了多個庭院、天井和街巷。既營造出舒適宜人的室內外空間環境,也是徽派建筑空間布局的重釋。山水之形(績水徽山廳)、人文之神(人文績溪廳)、商道之氣(商道績溪廳)、民俗之風(風土績溪廳)、藝術之韻(徽韻績溪廳)、菜肴之味(徽味績溪廳)六個部分,點面結合、由表及里的向我們展示了績溪悠久的山水自然之魂魄和歷史文化之沉淀。
鄣山大峽谷風景區,又稱偉人谷,在安徽省績溪縣東南方的大鄣山中,被游客、旅游界專家、業內人士稱為"世間過去無方知今日有"的夢里經境。人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一代代徽州人靠販運鹽、茶、山貨,走出了一條飽經風霜的經商之路。這條二十幾公里的山路大大縮短了出山的距離,我想,這不是一條簡單的山路,它還代表了一種文化的突圍和一段先人創業的辛酸歷史。 這里人杰地靈,養育了很多杰出的人物——胡宗憲、胡雪巖、胡適……雨過天晴的障山峽谷,空氣像洗滌過一樣,透露著迷人的芬芳。一路崇山峻嶺,山霧繚繞,河水琮琤,奇花異草……美不勝收!我們一路前行,始終有水相伴,聽著泉水歡快的叮咚聲,置身于這樣一幅山水畫中,遠離喧囂城市的心,在貪婪地感受自然的魅力!溪水清澈見底,大家都按捺不住了,這么好的水,不去玩一下怎么可以?童心,這一刻,除了童心,不需要其他!
之后的一天,我們來到了龍川胡氏宗祠。
龍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發跡地——績溪。為明代戶部尚書胡服、兵部尚書胡宗憲、清朝紅頂商人胡光鏞的族祠。此外,績溪還是近代學者胡適、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家鄉。而當中,我們也參觀了兵部尚書、抗倭名臣胡宗憲的故居-----龍川胡宗憲尚書府。龍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間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進,由影壁、平臺、門樓、庭院、廊廡、尚堂、廂房、寢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組成。宗祠采用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的建筑手法。宗祠的木刻花雕獨樹一幟,形成自有的藝術風格,可謂木雕藝術的一顆“明珠”,“古祠一絕”。木雕基本分布門樓、正廳落地窗門、梁勾梁托和后進窗門等4大部門,均以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花雕采用浮雕、鏤空雕和線刻相結合的技藝手法,圖案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在胡氏宗祠中從正廳出來,走進正祠東側的邊房,其結構分上下堂,高度僅有正祠一半,木雕簡陋,另有風格。這是一座副祠,為什么要建這座副祠呢?據傳說,龍川是船形,全村清一色胡姓,而船在大海行駛如沒有鐵錨就無法停航靠港,故從外村請來一位丁姓住此護祠,丁姓好比鐵錨把大船釘住就穩當了。這很有意思。
參觀完胡氏宗祠,我們又來到了胡適故居。
早就聽說過胡適這個人,如今來到他的故居,一種靠近歷史的感覺突如其來。胡適故居坐落于績溪上莊村,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建筑,小青瓦,馬頭墻,三開間,兩層樓。門罩門樓,水磨磚雕。前庭有天井,兩旁有廂房,樓上為“通轉樓”,樓下是堂屋。后進為內庭,欄板隔扇,精雕細刻,梁托上一對荷花仙子栩栩如生,門窗上飾以蘭花雕板,出自胡開文墨莊制模高師胡國賓之,返映出胡適“我從山中來,帶來蘭花草”的濃濃鄉土之情和立出風格。在故居中,我們還看到了兩個“人物”,胡適的母親以及幼年的胡適。還有胡適與其妻子的衣物。中外著名學者胡適,“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如今來到這里,讓我們為之更加敬佩和尊重。
徽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為之贊嘆!在這短短幾天的探尋徽文化之旅中,我們除了贊嘆還是贊嘆。這一次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印象深刻,也受益良多,使我們在學校要更加學好理論知識將來應用于實踐之中去,使我們將來能為社會作更大的貢獻。“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次“三下鄉”增強了我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們增長了才干、接受了鍛煉、提高了素質。